文夕大火,火烧长沙30000人!一着不慎,酿成惨案

2016-04-20 20:12

文夕大火于1938年11月13日凌晨发生在长沙。因应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0多人葬身火海,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11月攻陷岳阳。长沙距岳阳130公里,原本是抗战大后方的长沙,被推到了抗战第一线。战争的恐怖和阴影,将这座城市完全笼罩。

1938年11月11日上午9时,蒋介石的密令到达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手中:“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勿误!”张治中立即召来警备司令酆悌和省保安处长徐权,两人下午4时就拿出了一份“焚城计划”。

计划明确要求:“于11月13日凌晨两点以前,进入准备位置”。计划还对引火材料的发放和控制,起火的命令、信号、秩序、纪律等作了具体规定,放火的地点选定天心阁。张治中批示:“限明晨(13日)4点准备完毕,我来检阅。”

而且张治中明确下达指令:“须在我军自汨罗撤退后,再下令开始行动。开始行动时,必须先发空袭警报,使居民躲避,等到再放紧急警报时,开始行动”。

13日零时,100多个纵火小分队带领汽油、煤油等燃料到达了准备位置,开始将燃料浇在了房屋上,长沙变成了一个汽油库。

凌晨2时许,疯狂失控。长沙南门口外的伤兵医院突然起火,但当时,警察和消防队员都撤离了,无人灭火。不到一刻钟,南门已经三处起火。

此时,不知真相的城内警备司令部见城外起火,以为是信号,便纷纷将点燃的火把投向油桶或居民的房屋。不多久,连天心阁也火光四射,接着全城起火。

留城的老百姓尚在睡梦中,及至从梦中惊醒,还以为是日军打进城来了。正准备夺路逃命,但烈火已经临门,大多数的街巷已被烟火封住。熊熊大火中逃命的人们,在拥挤和混乱不堪中,有的被人群踩死,有的被汽车压死,有的被大火活活烧死。

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被大火逼进水缸后惨死。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躲进水缸避火,双双被活活煮死。30多名余太华金号员工躲进防空洞,全被烤焦致死。凄厉的哭喊声,恐怖的嘶叫声,连同建筑物燃烧时的爆炸声,交织成为一个悲惨世界。

当时周恩来和叶剑英都在长沙,起火时他们带重要文件急忙撤离,于13日下午到湘潭。郭沫若当时也在长沙亲历了大火。

《郭沫若传》中对情景进行了描述:“只见城中烈焰升腾而起,映红了整个夜空,来不及撤退的长沙百姓,披头散发寻找亲人的,顿足捶胸的,望着大火发呆的,扑向火丛抢救财产的,……歇斯底里失望地绝叫,伴随着房倒屋塌的轰隆声。……车至城郊关帝庙前,极目远望,根本不见长沙踪影,惟有冲天的火光和翻滚的浓烟。”

大火已无法扑救,只能宣布弃城。最终长沙大火延续五日五夜,后自行熄灭。30000多人在大火中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共计5.6万余栋。

日军并没有紧接着进攻长沙,只是在大火之后,派飞机到长沙上空拍照,又在广播报纸中大加渲染,说火后长沙“全城如舔”等等。于是焚城真相激起了民众的强烈愤慨。为平息民愤,1938年11月16日蒋介石赶到长沙,下令速捕首事有关人员,并限两天内结案。

11月18日的审判结果,原本是酆悌处有期徒刑10年,徐昆、文重孚二人各判7年,但蒋介石的批示为:“渎职殃民,一律枪决,张治中撤职查办。”20日,酆悌、徐昆和长沙警察局长文重孚三人,在南门口外侯家塘刑场被枪决。

12日所发的电报代码是“文”,大火又发生在夜里(即夕),所以称此次大火为“文夕大火”。文夕大火是中国抗战史上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文夕大火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 麻豆传媒 http://www.fhzw.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京ICP证14014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1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xxx@xx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