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再高 也怕菜刀: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初期怎么打的这么不顺!

2016-04-20 20:11

二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上战役就是美日太平洋海战了,这场海空大战的初期,美国处于绝对的下风,甚至美国西海岸都存在被日本海军袭击的危险,整个太平洋上,日本舰队横冲直撞不可阻挡,美军则处于节节败退中。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从国家实力上看,美国和太平洋西边的日本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层次上。以1939年为例,美国的GDP大约是910亿美元,而1937年的日本只有可怜的283亿美元;美国1939年钢铁产量为4789万吨,而日本则不足1000万吨;双方在金属矿藏、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上的差异也同样有天壤之别,正因为如此,山本五十六才会发出“只有毫无见识的人,才会对美开战”的喟叹。

顺便提一下,当时处于孤立主义中的美国的GDP行业分布比较合理,卖地盖房子所占的比例并不过高,而身陷侵华战争泥潭的日本的GDP则已极大偏重于无法带来任何经济利润的军工行业。此外,美国人在工业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的优势也是日本人无法比拟的。

但是,这样巨大的国力差别却似乎一点也没有体现在双方的海军航空力量上。首先在航母吨位上,美国人就没占到什么便宜。到1940年“黄蜂”号服役时,美国海军总共拥有4艘大型舰队航母和2艘小型舰队航母,总吨位14.15万吨,可搭载432架舰载机(另有96架备用机)。第三艘约克城级航母“大黄蜂”号即将在1942年初带着72架舰载机服役(舰载机数字为编制数量,不是航母搭载能力的上限,与实际搭载数字有少量差异)。此时,太平洋对岸的日本海军航空兵拥有大型(“赤城”、“加贺”号)和中型(“苍龙”、“飞龙”号)舰队航母各2艘,另有2艘轻型航母(“凤翔”、“龙骧”号)可以用于执行一些支援性任务,这些航母的总吨位大约为12.68万吨,可以搭载总共334架舰载机(另有54架备用机)加入战场。还有2艘2.67万吨的非常先进的“翔鹤”级大型航母即将赶在战争爆发前完工。此外,2艘改装自大型客轮的2.4万吨“飞鹰”级中型航母和1.12万吨的“祥凤”号轻型航母也能在开战后不久服役,这些航母将使得日本海军航空兵在海战中再得到240架舰载机和30架备用机。

显然,《华盛顿海军条约》给美日两国设定的5:3的航母吨位限制也随着条约本身一道失效了。1940年的美国海军虽然在航母总吨位上仍然略高于日本海军,但是却远没有达到1922年预期的超过对手66.7%的水平,这对于需要看守2个大洋的美国海军来说必定是极其不利的。日本人在面对国际社会时习惯性的虚报吨位的做法取得了预期的成效,若再考虑到2艘“翔鹤”级航母即将在战前的最后几个月中加人现役并参加珍珠港之战,美日双方航母实力对比的天平就会重重地倒向日本一边。

唯一令美国人感到安慰的是得益于“全甲板进攻”战术理论,他们的航母舰队在总载机数量(即实际攻击能力)方面还占有比较大的优势,这一优势并不是由于美军航母性能远远超过对手,而是来自双方在航母使用方式方面的差异:日本人沿袭了英国人的做法,主要将舰载机停放在机库里,只是在起飞时才提上甲板,而美军则将大量飞机停放在甲板上,机库主要用于大型飞机的停放和飞机维护。

换言之,这一优势并非牢不可破,一旦日本人也学会了美国人的做法,情况就会发生变化。不过,即便日本海军继续走老路,他们即将服役的2艘大型航母和若干中小型航母也会让美国海军航空兵这唯一的优势荡然无存。

这就是当时的事实,也是日本联合舰队敢于挑衅美国海军的根本原因所在,更遑论日本在当时的太平洋第一战--珍珠港战役中还歼灭了美军太平洋舰队当时的主力舰群,优势更加扩大,因此,不难理解美国为何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局面如此被动了。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 麻豆传媒 http://www.fhzw.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京ICP证14014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1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xxx@xxx.com